假燕麦、掺假成分:直播间假奶粉乱象
作者:bet356亚洲版本体育 发布时间:2025-11-11 09:5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假燕麦、掺假成分:直播间假奶粉乱象 2025年11月11日 07: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张洋 近期,在不少社交媒体直播间里,一些商贩利用以燕麦、非乳制品为主要成分的“方便食品”、“运动营养食品”,冒充驼奶、羊粉进行销售,牟利。记者调查发现,虚假宣传、掺假成分等欺骗消费者行为屡禁不止,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挤压了合法商家的生存空间。欺诈消费者等行为是如何发生的?为何禁止这么难?如何才能真正打破利益侵害链条?记者行为并进行了深入调查。虚假宣传:成分清单是秘密的。 “药食同源的新疆双峰驼奶中含有多种益生菌。近日,记者在某直播间看到,商家声称自己销售的“骆驼奶粉”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吸引了不少顾客下单。但产品名称却是“免疫球蛋白乳杆菌骆驼奶营养粉”。记者向直播间商家询问该产品是否为骆驼奶粉,该商家回答“是”骆驼奶粉并表示支持随时试喝,不满意随时退款。在展示成分表的过程中,商家神神秘秘的,重点关注成分表末尾添加的“营养成分”,同时用手遮住成分表顶部的主要成分,食品成分列表按含量排序。成分表中的排名越高,附加值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品的真实成分。随后,记者购买了一罐该产品,发现成分表中第一名居然是“燕麦”,第二名是“乳清蛋白粉”,第三名是“骆驼奶粉”。此外,产品类型在包装上明确标注为“其他方便食品”。该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显示,批准生产的食品类别为饮料、方便食品和糖果制品,不具备奶粉生产资质。 “我今天给家人带来的是真正的新西兰进口羊奶粉,高钙、低脂肪、高蛋白,味道鲜美细腻,69元就能买到四斤半。”在另一个直播间,一位商家拿着一款名为“羊奶高钙营养粉”的产品,介绍道并将其传递给消费者。商家指着英文配料表中的第一个单词“燕麦粉”说是“全脂奶粉”。然而,英文单词的意思是燕麦粉。产品详情页的中文配料表显示,产地为燕麦粉,产品类别为“其他方便食品(含品种)”,生产地为国内。为了冒充进口产品,该商贩用英文印制了国内生产地址和生产厂家,让一些消费者难以识别。直播间数据显示,该产品已有超过550人下单。尽管产品不是奶粉,但以奶粉的形式出售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些声称标有“骆驼奶粉”、“羊奶粉”的产品,燕麦粉、大豆蛋白粉、含奶食品基料等含量最大,且不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和速成乳粉》(GB 19644-2024),而是执行《速成谷物制品标准》(GB 19640-2016)、速成谷物运动营养食品标准(GB 19640-2016)、运动营养食品标准(GB 24154-2015)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奶粉的含量差别很大。对于预制谷物制品和运动营养食品中的奶粉添加量没有明确的要求。配制奶粉时,主要原料的乳固体含量必须至少为70%。更重要的是,一些兜售保健品的“奶粉”可能对人体有害。一款名为“益生菌高钙骆驼奶粉”的产品,成分表中的第一个成分是含有食品基料的牛奶。公开资料显示,含有奶基的牛奶中含有葡萄糖浆、氢化油等,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有些商家出售的骆驼奶蛋白饮料、骆驼奶蛋白粉等产品,即使添加了1%的骆驼奶,仍然说自己是骆驼奶制品。这完全是走边路,欺骗消费者。”湖南如宝斋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其臣表示,他深耕骆驼奶行业多年,劣质产品普遍存在:误用麦芽糊精。除了虚假宣传外,市场上存在大量骆驼奶、羊奶产品,价格不一。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低保值产品掺假,导致成本低廉, “利润高,认可度低。”一些工厂明知法律,却违法。包装上显示添加了70%的骆驼奶粉,但实际上他们用麦芽糊精、乳清粉、植脂末来冒充。这些带有硬驼色的,市面上并不罕见。”吴其臣说。d 一些骆驼奶粉售价极低,违反了市场基本规则,很可能是假货。他说,市场上新疆纯骆驼奶收购价每吨30万元左右。即使是调制奶粉,按照70%的含量要求,仅骆驼奶的原料成本就在每吨21万元以上,即每公斤210元。许多因素导致了奶骆驼的高成本。记者发现,骆驼一天只能产奶量有限,有的只有1至3公斤,而且不能随时产奶。母骆驼只有在旁边有小骆驼时才能分泌乳汁。同时,骆驼奶尚无成熟的机械采集方式,人工挤奶成本昂贵。骆驼奶粉掺假的案例并不少见。有媒体报道,有商家以每吨8000元的价格收购植脂末,制作假骆驼奶粉,并以9元的价格出售。9元一袋。涉案人员被捕。羊奶粉掺假现象也存在。记者将购买的产品“KOAT牛奶高钙营养粉”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快速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中不存在源自DNA的物质。检测机构负责人表示,初步判定该产品不含羊奶粉。天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郑秋云告诉记者,一些以骆驼奶粉、羊粉名义销售的产品主要成分是“燕麦”等,与实际的骆驼奶粉、骆驼羊粉没有任何关系。商家过度宣传、捏造产品功能,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款规定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此外,宣传普通食品的保健功效的行为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有业内人士表示,犯错误的成本太低了。一旦发现舞弊行为,将予以纠正并处以罚款。有时候罚款一万到两万元,也不算什么。 “业界讨厌它,但我们无能为力!”食品安全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环境安全和环境医药风险分析专家苗紫伟表示,由于市场上骆驼奶粉、羊奶粉的价值较高,假冒伪劣现象屡见不鲜。贸易商可以通过添加植物蛋白来调整奶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合规范围内。对于汉达奶粉,现有的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检测其是否含有骆驼奶和羊奶,但很难检测骆驼奶和添加羊奶的量。一些不法商贩钻了空子,添加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要求的奶粉。但由于造假难以证明,因此打击难度较大。 “拿出枪换地方,查处一家公司,再开一家新公司。”有商家表示,类似违法行为难以制止,市场上大量低价劣质产品严重干扰商家正常经营。加大共治力度:堵住消费者欺诈漏洞 为什么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猖獗,消费者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堵住漏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少受访者表示,首先,平台管理职责要严格;二是打击违法犯罪全链条。加大违法力度,加大违法成本;最后,消费者的识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 平台管理责任是不可避免的。在一款名为“高钙益生菌骆驼奶营养粉”的产品评论区,一位顾客表示,“我在直播间推荐的时候还以为是新疆骆驼奶粉,拿到手后发现不是骆驼奶粉,配方中第一种成分不明,还添加了山药粉,牛奶的奶配比也不清楚。”此消息发布3个月,商家未回复评论区。截至记者近日调查,该产品仍可购买。 “为了留住商家,一些平台视而不见,抛开了自己的义务。”苗子伟表示,如果平台不行动,依靠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问题。受访者认为,平台应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健全评价机制,制定监管措施,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违法行为禁止。 ——男人为企业工作。不少受访者表示,如果是虚假宣传或造假,肇事者的成本很低。建议各地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违法行为成本。期待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依法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重罚,真正消除行业“毒瘤”。 ——表示消费者识别真伪的能力。调查中,记者发现,虽然部分消费者知晓阅读《尽管产品列表已重新列出,但许多人仍然无法阅读或理解。市场上以羊奶粉低价销售骆驼奶粉的商贩主要针对辨别能力差的中老年人,有的人不知不觉中“落入陷阱”,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 “普通消费者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辨别真假,在直播间精心组织的言语下,短时间内就失去了理性判断。”郑秋云表示,有关部门或社区要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渠道积极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普及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识别方法和举报渠道,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编辑:何鑫)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