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冷翠华 国家金监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系统规范非车险市场竞争秩序,遏制行业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竞争行为。今年以来,广东、福建、安徽等地的保险行业协会也出台了多起“反内卷”公约……这些举措体现了当前保险业竞争多元化的现状,也表明行业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主要机制。它通过企业的生存激发企业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他最低限度。然而,当理性竞争演变成“卷入式”竞争——企业陷入价格战、同质化、短期利润导向以占有有限资源的恶性循环时,市场秩序被扰乱,产业发展效率降低,企业动力减弱,买方权益也将被抹去。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达39.2万亿元,保险集团公司(控股)、保险及意外险公司、寿险公司、保险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3家、88家、75家、35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结构显着优化。但随着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争夺现有市场,导致竞争“卷入”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大战频发,短期代理不断增多。甚至出现同事之间互相诋毁等负面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破坏了行业生态,抑制了行业活力,更有可能拉低行业发展潜力。因此,遏制“内卷化”竞争成为当务之急。对于“介入”竞争,决策层明确表示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介入’竞争”。对此,保险业必须有所行动,促进公平竞争,防止不当介入。那么,保险业如何摆脱“卷入”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强化监管约束和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近年来,重新监管部门持续推进“报银统一”,要求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成本管理等方面“言行一致”,消除“明合暗违规”的混乱局面。同时,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系改革进一步推进,佣金分配机制逐步优化,引导企业从短期业绩导向转向长期服务能力发展。行业协会应发挥协调作用,推动企业加强自律,避免恶性竞争,保险公司则应在合规基础上探索不同的竞争路径。二是创新驱动增长,开拓新兴市场。在现有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必须依靠我如果他们想实现收支平衡,就必须创新。比如急性疾病管理、老年保险等细分领域需求旺盛,但供给仍不足;传统车险市场趋于饱和,新能源车险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新兴市场不仅能为行业提供增长空间,也倒逼保险公司提升研发能力、风控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产品和服务是保险公司摆脱“参与度”竞争的有效途径。三是拥抱国家战略,拓展产业价值空间。保险不仅是风险管理的工具,也是交付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老龄化加速背景下,行业保险公司可深度参与养老保障建设制度。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保险、气候风险管理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此外,保险业在支持创新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保险业拓展产业边界,不仅可以增强竞争力,而且可以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仍低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消除竞争“介入”,并不是要排斥竞争本身,而是依靠良性竞争推动行业从低水平消费走向高质量发展。只有自律,以创新驱动和战略升级,回归保险保障初心,立志“做艰难但正确的事”保险业能否真正发挥稳定社会经济的助推器作用。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