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西:“五结合”稳产增效
作者: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12 10:0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金秋时节,隆隆的庄稼穿梭在山东省莱西市的良田里,金黄的玉米被扔进了运输卡车。今年以来,莱西市致力于打造粮食增产综合体系,深入挖掘土壤耕作、肥料、耕管收等各要素增产潜力,加快推进好土地、好种子、好方法、好机遇、好制度“五好结合”。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多措并举稳面积增产,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于王庄村哥哥家的农场里,莱西市江山镇,数千亩连续玉米全部被“关在笼子里”,等待出售的好时机。 “今年我们收获较晚,玉米在地里成熟了几天,每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该农场负责人于志学告诉记者。余志学经营家庭农场近10年,目前拥有耕地1586公顷。据介绍,过去个体农民种植时依靠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到1%以下,粮食生长味道不佳。土地流转后,余志学平整了土地,完善了水路设施。他通过施有机肥、干草还田、轮作等方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他还引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生产高产作物。肥沃的田野。 “莱西市坚持做强好农场,全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场111.2万公顷,其中今年新建4.5万公顷,力争打造一批连续稳定高产的‘吨粮田’和‘半吨粮’。”同时,认真开展耕地土壤肥力提升活动,推广深耕、秸秆粉碎应用和受折磨畜禽返乡施肥65万公顷,全面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科科长王小平介绍说,截至目前,莱西已在2个绿色增粮试点区建设粮田10公顷、2万公顷地块。根据实测单产,今年示范区玉米单产除超过全市平均单产13%以上,带动全市秋粮产量大幅增产。与良田改造并行的是良种的引进和推广。莱西市正在积极开展玉米优质高效新品种引进、展示和推广两个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和一个大豆与玉米条带复合种植示范场。玉米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平均每亩可增产500至1000株,带动全市平均单产增产40余公斤。在莱西市古河街果蔬大棚里,黑、黄、白、红等色彩缤纷的甜糯玉米新品种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法宝”。 “以前种的是普通玉米,现在种的是鲜食玉米,不仅产量更高了,亩产也达到了2,800公斤,但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农民张建国说。走进青岛金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脱粒机轰鸣,几千平米的田地里种满了金黄的玉米。场地的一端,矗立着一大堆设备。“我们把它称为干燥塔。这里安装了12台烘干机,每天可烘干粮食1000吨。还配备了6个1500吨钢结构仓库和2个6000吨标准粮食仓库。”该公司总经理张鹤告诉记者,过去粮食依靠自然干燥,受天气影响较大,容易发霉、污染和损失。机械化干燥不仅解决了干燥覆盖道路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粮食的质量安全。在公司大院的另一边,各种农产品如种子和农药整齐地堆放在宽敞的垃圾箱中。agan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以成本价提供农药、化肥和农机服务,为农民提供养护、种植、管理、收获、烘干、储存、销售等全程服务,每亩节约成本约200元。”张鹤介绍,公司建立了“粮食银行”的运营模式。农民把粮食储存在粮库里,可以低价出售。他们还可以用粮食兑换农资和农机、支付农机费用、获得信贷支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和科教科科长曹静波表示,近年来,莱西市以“机械强农”为目标,大力推广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不断优化强化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提高主要农作物种植和收获主要环节机械化综合水平。目前,莱西市拥有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800余台,防护无人机植田400余台,高效低效小麦收获机1000余台。耕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62%,粮食产量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 “土壤湿度适宜,这两周是小麦生长的黄金季节!”莱西市古格街牛溪堡村的种粮大户马志良说。 “帮助我做决定的是‘气象顾问’。莱西市气象局对气象监测站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实景监测和雨量传感器,为规模种粮户提供直接服务。 “莱西市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赋能农业管理,改变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信息化支撑,精准提升农业效益。”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市场配置促进科科长沉洪涛说。(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报道 作者:刘成)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