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吴继霞1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管理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大对化妆品行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意见》还通过了“畅通功能性化妆品新产品注册渠道”、“鼓励化妆品新产品在国内上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等六个方面的针对性意见。中国企业联合会资产委员会委员、高级经济师董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意见》为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了系统路径。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创新支撑,促进化妆品行业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化妆品管理改革,也能更好满足人们对健康、个性化美丽的深层次需求,实现“美丽经济”与“品质生活”的协调发展。步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已步入蓬勃发展的快线。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及相关机构统计,2024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交易总额将达到107382.2亿元,年均增长2.8%;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占比达到55.2%。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产业正处于关键时期。快速发展、转型升级。总体来看,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逐步加剧。但丰富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建筑规模相对较小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我国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多维度赋能产业发展。比如,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的若干规定》,提出支持新原料创新应用。对于符合一定条件、拟率先实施的新原料在我国投放市场使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点实行植物资源研发早期干预、全程指导,提高新原料研发质量和应用速度。苏州商业银行特约研究员傅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构建化妆品行业全链条支撑体系,这些政策不仅注重创新研发突破,而且顺应消费者需求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产业升级浪潮的鼓舞下,国内美妆企业主动求变,通过多种方式寻找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升级的“活水资源”,成为美容企业布局的重点领域,例如水阳集团有限公司就致力于布局。创新原材料的开发。现已于2020年10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牌“玉泥坊”“雪莲愈伤组织提取物”新原料注册完成。该原料具有“化妆品与食品同源”的独特优势。这不仅是品牌在生物科技和东方稀有原料方面的重要成果,也为化妆品行业的“资源”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数字技术已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驱动力。今年5月,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珀莱雅”)与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数字马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马里”)达成战略合作。数字马里将帮助珀莱雅在AI智能云客户服务等方面提升消费者体验AI智能检测、全链条用户体验。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打造美业数字化升级的标杆案例,共同推动中国美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在业务整合方面,尚多环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多”)准确把握“第一次经济启动”机遇,创新地将美业与文旅消费结合起来。今年10月,“东方美美谷·紫朵未来美城”正式开业。这座“美丽之城”包括美丽科学知识传播、产品展示、智能制造、即时消费。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工业旅游的边界,也为中国美创造了一张新名片。 “产业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需要董鹏建议,除了上述创新路径外,企业还应积极推进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扩大国际市场布局,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在产业升级浪潮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赢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