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从暑期档到国庆档,国产动画电影一直火爆。首先,暑期档,《浪浪山小怪兽》两天票房破亿,累计票房突破17亿。 《罗小黑战记2》超越了前作,大幅增加了黄金IP内容。 《聊斋:兰若寺》以极致的中国爱情美学呈现“超越生死的爱情”;而随着国庆上映,《猪猪侠之老猪逆袭》转型为儿童IP,力图吸引全年龄段观众。 《三国星空》(上)力图重建三国史诗,以大开局开启历史想象。相比之下,《中国动漫发展报告(2025)》相关内容前不久的缓解表明动画电影已经进入“全民消费”的新阶段,年轻人的创作力成为驱动内容进化的重要引擎。中国动画的美学是传统与现代形式的结合。无论是从市场经验还是行业研究,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动漫的强势崛起有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牌打得好。动画主要基于视觉呈现,高度依赖技术。从短期经济效益来看,很容易集中精力拓展市场,享受娱乐供给。然而,近年来最令观众感动的是,中国动画在保持核心文化的同时,在审美观念、文化价值、人文保存等多个维度上都有突破和创新理念。文化内涵给人视觉感叹ts 审美意义。 《聊斋:兰若寺》五个单元的审美风格截然不同。 《崂山道士》单元首次采用国产动画毛毡材料创作云雾童话。 “莲花公主”单元采用水彩绽放手法,营造出类似蜜蜂王国的草地。 “画皮”单元采用三维构造,模仿宋代帛画的肌理。拍摄画皮恶魔的每一帧平均需要数十个小时来渲染。传统绘画、民间艺术和数字技术相互启发、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令人难忘的中国美学。这些图像不仅是视觉景观,还承载着文化记忆和精神内涵。文化内涵赋予现代科技人文气息。 《三国之星空》(上)利用数字技术还原武器造型,准确度极高的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文字编排、古战场、风俗规范,涵盖了曹操伐董卓、拥皇帝、伐曹等历史事件。然而,除了磅礴的视听语言之外,让观众沉浸在主题之中的,是时间流转中个人使命、选择和信仰的深层命题。正是通过这种文化思想的潜移默化,遥远的历史才得以被理解和认识。 《浪浪山小怪兽》创造性地改变了水墨动画的传统。通过恰当的技术呈现,将当代青年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悲欢铭刻在故事中,让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娱乐特征,成为表达社会情感的载体。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动画的重要支撑走向全球并吸引世界的关注。动画是“梦想的艺术”,更是一门与不同文明进行心灵沟通、唠叨的艺术。长篇动画《京剧猫》由中国和日本联合制作。该剧由两国团队合作完成,将京剧的时尚动作与浮世绘的美学融为一体,既保留了中国主要传统文化,又创造了国际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的艺术语言。电影在日本上映后,相关汉语学习App的下载量激增。中俄合作《熊猫欢乐球》让中国友好使者“熊猫呵呵”与俄罗斯著名“兔子小跳”同台,实现了中俄文化元素的融合。衍生表情包下载量超过2000万次俄罗斯社交平台VK。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文化根植得越深,就越能产生跨越国界的共鸣。 《中国动漫发展报告(2025)》显示,全国动漫相关企业超过19.8万家,5-10年内成立的企业占比超过60%,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群体作战”,项目协作能力跃升。仅《哪吒之海妖童子》就有138家公司参与合拍。在这场共同努力中,更需要找到文化深度与市场流行度、传统延续性与当代创新性、民族性与国际化表达之间的平衡,着力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断探索风格的深层叙事与变迁,使作品不仅能承载文化的重量,更能传达艺术的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