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果,为保障防洪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夯实基础:五年破纪录,水利“含金量”十足。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水利建设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连续三年打破历史纪录。五年来,我国防汛抗旱体系不断完善。水库防洪能力达1856亿立方米,堤坝保护了人民6.6 亿人。我国已建成水库9.5万座,总库容超过1万亿立方米,水库类型、数量和高坝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五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水资源工程、引水工程、灌溉工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9000亿立方米。我国已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村集中供水系统。 “十四五”末,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6%。目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涵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领域需求。能量释放:一滴水产生六次能量电力,洁净走廊点亮中国。 10月17日,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发布最新数据:全球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近年累计发电量超4万亿千瓦时。 “十四五”期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这条清洁能源走廊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组成。全长1800公里,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对促进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展现了“一滴水发电六倍电”的基础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做出重要贡献化。未来储能:巨型水碗即将封顶,配水大动脉加速。目前,北部湾重大水利工程和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连江泵站高位水池即将封顶。广东省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连江泵站高位水池从高空看去就像一碗巨大的水,高40多米。再过两周,该项目就将封顶,这也标志着该项目从结构施工过渡到设备安装。广东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省迄今为止投资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预计2031年建成投产如果连接沿线12座水库,受益人口将超过1800万人。从守住底线,从防洪到点亮千家万户,再到跨省调水改善民生,中国水利系统正在从“工程建设”走向“系统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