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出现复苏迹象
作者:bet356体育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11-21 09:52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彭艳 近期,银行理财市场已呈现明显复苏迹象。不仅理财新产品数量增多,产品对比基准也同时提高,总体呈现“量价齐升”的积极态势。从具体数据来看,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上周(11月10日至11月16日),共有573款新上市银行理财产品,较前一周增加41款产品。从产品类型来看,开放产品新品上市166款,Bbenchmark性能对比平均为2.02%,较前一周提升0.08个百分点; 407款封闭产品新上市,性能对比台架平均为2.38%,较上周微幅上升0.02个百分点。同类产品性能对比平均基准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平均业绩对比基准再度反弹的原因,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正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存款利率继续下降。部分高息存款到期后,居民存在资金重新配置需求。另两位共同推动信发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二是当前资产端收益仍受到压制,短期内资金需求有所增加。为了吸引资金,机构选择提高比较产品性能的基准。行业专家预测四季度银行理财规模走势总体上是乐观的。高正阳表示,银行理财投放规模预计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一方面,存款利率下降和第一阶段高息存款陆续到期,持续产生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优势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另一方面,随着权益市场逐步复苏,“固收+”产品规模或将逐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纯固定收益产品受宏观利率环境和收益率端收益率结构性打压影响,预计后续总体收益率仍将呈现下行趋势。权益市场的复苏只能为“固定收益+”产品提供收益增长空间,有助于平衡产品总体收益水平。楼飞鹏,研究员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四季度该行理财规模将呈现“稳中有缓”的增长格局。虽然存款利率和居民资产重新配置方面仍是重要支撑因素,但规模增速可能会逐渐放缓。对于如何平衡规模扩张和稳定收益,高正阳认为,一是可以建立“调整收益下降+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框架,利用固定收益类资产控制产品波动风险,同时适当增加股权等资产提高收益水平,通过多元组合进一步分散风险;要细化产品分层,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产品,精准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最后,在运营管理层面,加强久期管理和流动性储备,有效防范市场波动带来的赎回风险。楼飞鹏补充道,银行理财行业需要从产品设计和资产配置两端共同发力:一方面,继续加强“多资产、多策略”体系建设,提高股权、REITs等非传统资产配置能力,增强产品收益弹性;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投研工具和客户分层系统,实现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群体的精准匹配,推动财富管理服务向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对于理财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高正阳表示,首先要不断加强投研能力和大数据研究能力。二是要深化“固定收益+”策略分层,推出差异化产品——针对稳定客户,短期债券可搭配低波动权益资产,控制回撤;对于激进的客户,可以嵌入指数挂钩衍生品以进一步提高回报。第三,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测试检验极端环境下收益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投资研究的效率和客户适配的准确性,最终实现规模、收益和风险的动态平衡。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ce.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