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受“反内卷”带动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环比也出现积极变化。从同比数据看,10月份,CPI同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3%。 “10月份食品和能源价格保持低位运行,但降幅收窄。食品价格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同时,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涨幅“连续第六个月上涨,创2024年3月以来最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丽娟指出,核心CPI增速扩大来自两方面贡献。一方面,服务价格较3月份逐步回升,本月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除能源以外的消费品价格上涨0.2%。 2.0%,涨幅连续第六个月扩大,其中,扩大内需等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家用电器、耐用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在2.4%至5.0%之间,汽油车价格降幅收窄至2.3%。”阿波西这是我国经济活力持续上升、内需潜力持续释放的积极信号。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有望保持温和上涨,核心CPI反弹势头将更加明显,将成为拉动整体价格中枢上行的主要力量。”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著名高级研究员庞明认为。与此同时,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PPI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由上月持平转为增长0.1%,这是今年以来首次上涨。今年10月,PPI今年首次环比上涨,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这主要是反内卷带动部分行业供需改善,对相关行业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与此同时,非“黑色金属价格拉动国内相关行业PPI上涨,节假日消费等因素帮助生活必需品价格止跌回升,这对PPI环比上涨也有一定作用。”东方金城研发部执行董事冯林认为。谈及本月月月运行的主要特点,董丽娟表示,供需关系改善推动部分行业价格上涨。洗煤业价格环比上涨1.6%,煤炭加工价格上涨0.8%,光伏设备及部件制造业价格上涨0.6%,均连续2个月以上上涨,水泥制造业、整机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价格均由降转升,上涨1%。6%、0.5%、0.2% 和 0.2%。此外,进口因素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及石油相关行业的价格走势盈利能力。 PPI同比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董丽娟介绍,在核心行业产能管理持续推进的同时,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其中,产能核查和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结合冬储补库和用电需求增加,采矿洗选行业全年电价降幅较上月收紧1.2个百分点。此外,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光伏设备及组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分别为 1.3 个百分点、0.7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消费潜力顺利释放,相关行业价格也同比上涨。 “现代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有色金属冶炼和旋压加工业价格、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董丽娟说。庞明表示,内需恢复带来的订单改善将继续为工业品价格提供支撑。随着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供投资者参考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